一、照片

二、姓名:陆嘉惠
三、性别:女
四、出生年月:1974,1
五、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六、职称: 副教授
七、学术兼职情况:无
八、基本情况
1、学习与工作经历:1993年-1997石河子大学农学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2年皇家金堡植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2014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得农学博士学位。1997至今,皇家金堡工作,自工作以来,潜心专注于甘草属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抗逆生理生态适应性、植物化学与资源评价等基础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大学课题5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次,主编学术专著1部,参编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2008年获得硕士导师招生资格。
3、主要研究内容
1)植物分类与物种多样性、种质资源:通过比较解剖学、植物化学或分子系统学等研究手段与方法,对新疆特色种子植物的重要科、属、物种进行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和物种多样性、种质资源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甘草属植物系统分类与遗传多样性、物种适应进化。
2)资源植物:针对新疆重要的野生药用植物及其盐生、旱生等抗逆性特种资源植物,开展系统的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特性,以及资源评价、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用甘草传粉生物学,植物有效成分合成、积累与次生代谢调控的基因挖掘。
3)植物逆境生理:研究逆境(干旱、盐渍、低温、强光等)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新疆特殊抗逆植物对环境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主要研究方向为耐盐药用甘草、荒漠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机制。
4、目前承担科研项目(近五年)
项目名称(批号) | 经 费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承担情况 |
1.甘草属植物自然杂交起源和不同环境选择压力下杂交区物种的基因渗入、适应进化研究(31760046) | 36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18-2021 | 主持 |
2.新疆甘草属植物自然种群的传粉机制、繁育系统及杂交种群的SSR亲本分析(31260042) | 50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13-2016 | 主持 |
3.盐碱生境下药用甘草植物生长发育及甘草酸总黄酮消长规律的研究(30760028) | 17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2010 | 主持 |
4.干旱感受器基因在新疆极端干旱环境下植物生态适应机制中的作用及抗旱基因资源的开发(U1130304) | 172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2012-2015 | 参加 |
5.甘草属自然杂交种黄甘草杂交起源的研究(RCZX201430) | 5万 | 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 2015-2017 | 主持 |
6.新疆药用甘草植物的繁育机理研究(zrkx2009-yYB10) | 3万 | 大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创新课题 | 2010-2012 | 主持 |
7.药用甘草耐盐品种对土壤盐离子的选择吸收及生物脱盐效应的研究 | 3万 | 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 | 2010-2012 | 主持 |
5、近3年代表性科研成果(限5项)
科研论文:
⑴陆嘉惠,吕新,梁永超,林海荣. 新疆胀果甘草幼苗耐盐性及对NaCl胁迫的离子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13,37 (9): 839-850.
⑵陆嘉惠,吕新,吴玲,李学禹.三种药用甘草种子对盐渍环境的萌发响应及其适宜生态种植区[J].草业学报,2013,22(2):195-202.
⑶陈超南,陆嘉惠(通讯作者), 李学禹, 周玲玲, 谢良碧, 李晓岚, 宋凤. 甘草属种间杂交种叶绿体DNA父系遗传的发现及分析[J]. 广西植物,2017,37(2):162-168.
⑷ 宋凤,陆嘉惠(通讯作者),韩春,牛清东,陈超南,李学禹. SCoT 与EST- SSR 标记检测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2):213-219
⑸ 韩春,陆嘉惠(通讯作者),周玲玲,牛清东,宋凤,王跃,杨旭. 三种药用甘草种子位置效应对幼苗建植特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7,26(7):128-137.
主编和参编专著:
主编:甘草属系统分类与实验生物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6、联系方式:电子信箱、办公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Jiahuil@shzu.edu.cn 联系电话:13031324806
